IVP:有人会说「经文本身就足以让读者了解」,你们如何响应?
华尔顿:我承认对原初的读者而言,经文是足够的。但21世纪的今天,经文以陌生的语言和文化与我们对话,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以色列的文化和世界观,才能像以色列人一样明白经文的内容。我认为背景注释的重要性有两方面:在阐明古代世界时,它提供关键的史料以解释时移事往的过程;它也帮助我们避免错误的解释。
IVP:请问你们依据什么标准来筛选哪些数据要收录在这本注释书里?
华尔顿:以下六方面是我们关注的焦点:地理、历史、语言、风俗习惯、古代近东文学和考古学。因此有关神学、学术史或文学架构等其他的领域就割舍了。
IVP:你认为背景注释有哪些优于圣经辞典或圣经百科之处?
华尔顿:这书并不只提供信息以解答大家有兴趣的议题,像是伯特利的所在,或考古学家在耶利哥可能发现的东西。虽然这些信息的确有记载,但我们的目的不在此。读者会从小细节得到一些信息,那可能是他们从未想过要在圣经辞典里查的东西,或甚至连圣经辞典也查不到。例如在参孙和押沙龙的故事中「头发」的重要,还有盐之盟约当中盐的使用,甚或是在被毁的城中洒盐。所有这类的讨论将会在读者试图了解的过程中被引导出来。在圣经本文之外,认识当时的世界让我们得以明白经文的意涵,而我们试着把这个世界呈现出来,这是其他参考书籍办不到的。
IVP:什么类型的人是你们预设的读者呢?
华尔顿:1.一般信徒:很多主日学老师表示,一般大众多半难以理解旧约的背景资料。
2.牧长和主日学老师:有些牧长会尽量避谈旧约,因为他们对旧约也没有把握。
3.神学生:我们希望这些注释资料能成为神学生的资源。
IVP:你会建议神学院如何使用这本注释书,使它成为绝佳的安排并达到最大效益?
华尔顿:这本书适用于圣经背景或圣经时代的生活等课程,学生能很容易地从背景注释了解不同的时代。若是焦点集中在各种不同的主题,索引则很有帮助,索引虽未引用所有条目的所在,但能引导读者找到与那些议题相关的主要条目。传授有关早期地理或考古学课程的教授,也可以藉索引取得最有用的条目以呈现独有的议题。最后,我觉得任何研究圣经的课程都能将这本书做为指定参考书目,学生必能从中获益。
|